光明网讯(记者 庞聪)2023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21日至22日在京举办, 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总结慢病防控成果,分享经验,探讨对策。

当前,以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和最重要的疾病负担。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比已经超过总死亡数88%,并且呈现年轻化和老年人群患病率高的一系列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超过78%,其中不少人同时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

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进一步增长,老龄化程度的加快,慢性病防控已经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使命和任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雷海潮在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上表示,“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可能增加到4.2亿左右,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雷海潮指出,“十四五”时期是加强以老年人群为主体的慢性病防控的重要窗口期,未来慢性病防控工作主要有六点举措: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强化政府主导责任;二是坚持预防为主,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三是完善工作体系,提升慢性病的防控管理和服务能力;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五是加强健康教育,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六是促进国际交流,分享慢性病防控的中国方案。

国家疾病防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表示,高血压、高血糖、高体重指数高血脂高钠是主要危险因素,这些是我们最重要的防控目标。以肥胖为例,肥胖是带来慢性病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显示,1985年至2019年间,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快速增长。按照目前趋势,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30年,农村地区男童超重和肥胖率将达到60%以上,女童将达到40%以上。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表示,中国呼吸疾病的健康负担较重,慢阻肺病、肺癌的患病率、死亡率、疾病负担普遍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需要医学界、全社会共同努力,转变观念、建设呼吸学科、加大资源投入、完善体系与政策、倡行“群医学”。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张勇指出,我国总体恶性肿瘤的5年生存率已经从十年前的30.9%提升到40.5%,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而且这两年还在不断提升。癌症综合防控是实现癌症预防与控制的有效措施。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办公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贾伟平指出,中国有1.25亿糖尿病病人,是世界上患糖尿病最多的国家,占到世界5.37亿糖尿病患者的26%以上。“80%的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贾伟平表示,通过社区早筛早治可以发现大量早期糖尿病病人,但是要逆转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必须是高风险因素的控制,包括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需要往前移的是运动、烟酒控制和睡眠状态,必须通过多方合力。

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表示,我国脑卒中发病年龄平均在65岁左右,目前4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1700多万,每年新发340万人,死亡230万。除了自身管好三高、行为改变、少吃盐之外,远程医疗、人工智能、穿戴设备也可以辅助加强管控。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