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病理状态,特点是在分娩后发生弥散性的血管内凝血,导致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异常等症状。编码方式为使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相关代码进行诊断和记录,如O45.8表示产后溶血症。准确编码有助于医生诊断及治疗,并提供统计数据用于疫情监测及研究。

产后播散性血管内凝血(postpartum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是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分娩后。以下是关于该疾病的详细回答:

血管内凝血(DIC)是什么?

在正常情况下,身体在遇到创伤或出血时会启动凝血过程,以止血和修复伤口。而DIC则是异常的血液凝固过程,当身体在应对某种疾病或创伤时,凝血机制被过度激活,导致血液中形成大量小块的血凝块,这些血凝块可能会堵塞正常的血液流动通道,从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产后DIC是怎么发生的?

产后DIC通常发生在分娩后24小时内,但也可能在分娩后数天内发生。具体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凝血和纤溶机制异常有关。产后DIC比较罕见,但危险性较大。有些高风险因素包括产后大出血、胎盘异常、胎儿死亡以及某些妇科手术等。

产后DIC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产后DIC的症状和体征可以因人而异,但常见的症状包括大出血、皮肤淤血、瘀斑、血尿等。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疲乏、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贫血症状。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器官功能衰竭,例如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等。

如何治疗产后DIC?

治疗产后DIC的关键在于控制原发病因,同时予以对症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输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和稀释血液中的血凝块、使用血浆制品来恢复凝血功能、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等。此外,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和器官功能,并对临床症状进行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