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鉴别取决于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常见的DIC体征包括出血、血小板减少红细胞碎裂样贫血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实验室检查中,血小板减少、PT和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减少等指标均提示DIC。此外,通过检测炎症指标和微生物培养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也是鉴别DIC的重要手段。综合分析这些症状和检查结果,可以明确诊断DIC。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严重的病理生理过程,其中血液中的凝血机制过度激活,导致血管内大量凝血和纤溶活化。鉴别DIC的四个要点如下,我将逐一进行解释。

病史和临床表现

DIC往往是一个继发性疾病,通常是由于其他基础病症或严重创伤引起的。一旦DIC发生,患者往往出现出血或栓塞的症状,如自发性瘀斑、淤血、血尿、咯血等。此外,患者可能会出现器官功能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

实验室检查

血液凝血功能检查是DIC鉴别的重要手段。在DIC患者中,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反映了凝血功能的异常,如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等。同时,纤溶功能也受到激活,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分解产物水平升高。

血液显微镜检查

DIC时,由于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异常凝集和消耗,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形态也会发生改变。显微镜检查下的血涂片可显示出血小板减少和形态异常、红细胞碎片和网织红细胞的存在等。

特殊检查

为了确认DIC的病因和影响器官功能的程度,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特殊检查。如全血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纤维蛋白分解产物等的定量测定。此外,还可以进行凝血因子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测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