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医院康复治疗没床位,在社区康复治疗担心不专业,这些康复难题一直困扰着老年患者。作为一所二级康复医院,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近年来与北大人民医院、阜外医院、积水潭医院、北大医院、北医三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成立康复医联体,实现康复患者的“双向转诊”——“手术到三级,初期康复在二级,后期康复回社区”模式,为老年人享受专业的康复治疗保驾护航。

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西城区展览路医院)

目前设置康复床位111张;

康复治疗区面积800平方米;

拥有百余名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护理人员组成的康复专业技术团队;

已形成骨科康复、神经康复、心肺康复等多个康复亚专业;

日均康复服务人次250至300人,其中,老年患者占比近八成,平均年龄约为75岁。

调研样本

出院即转诊 康复不停步

上周五,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门诊楼5楼的康复治疗中心。康复治疗中心明亮宽敞,走廊处装有适老化扶手和醒目的地标,顶部悬挂的指示牌将中心划分成五个区域:物理治疗区、运动康复区、作业治疗区、心肺康复室和理疗室。

9时许,十余台大型康复设备快速运转着,包括等速肌力训练仪、反重力跑台、减重机器人、三维步态分析仪、平衡训练仪等,不少老年患者正进行着康复训练。每位患者都配有一位康复师在旁做专业指导。

“叔叔,今天感觉如何,累不累?”康复师朱亚轩将王叔叔搀扶下功率踏车,将他带到手法区进行肌肉放松。行走训练、耐力训练、下肢力量训练……1个小时的康复治疗后,王老先生的脸上看不出一丝疲惫的痕迹,反而精神焕发。

76岁的王老先生上个月刚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完腰椎手术转诊而来。他入院时羸弱的样子,朱亚轩记忆深刻。“当时叔叔的身体肌力非常差,只有肌肉收缩,关节不能活动,自己完全站不稳。”朱亚轩说,康复团队立即为他进行评估,并制定了康复方案。

康复团队为王老先生制定的方案从双下肢被动活动开始,再逐步过渡到老人自己尝试抬腿、勾脚。两周的康复训练让老人的身体状态日渐起色,如今,王老先生已经能独立上、下楼。不久的将来,他将顺利出院,回到社区进行下一步的康复治疗。

“特别感谢医生和康复师,他们给了我又一次生命。”王老先生感慨,自己原先想过可能要躺在床上度过余生,而专业的康复治疗让他重拾信心。“我现在非常确信未来肯定能康复,治病先救心,康复师每天都在鼓励我,一定能成功!”他眼含热泪说道。

“大医院没有足够多的床位用于康复治疗,社区医院的设备和人员有限,二级医院就承担起老年患者康复的重任。”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仇莹莹表示,老年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同时合并骨关节退化性疾病,通常需要住院的周期较长,这历来是三级医院的难题。

为此,该院与北大人民医院创伤骨科、急诊内科、脊柱外科、神经内科等紧密合作,实现双向转诊无缝衔接;与阜外医院开展专科能力提升合作,为心脏术后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康复服务;与北医三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签订康复专科医联体协议等。老年患者从大医院完成急危重症或手术治疗后,即第一时间转至该院做康复。

在家不忧虑 远程做指导

“以后还能接受康复师的指导,我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刚接受完短波治疗的赵老先生,想起不久将在社区进行康复治疗,倒有些期待。

78岁的赵老先生多年患有膝骨关节炎,急性发作时疼痛难忍、影响走路,一直未得到过规范的康复治疗。1个月前,他来到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接受专业的骨科康复,康复团队为其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开展了按摩手法、理疗、运动处方等综合的康复干预。目前,止疼药已经远离了他的生活。

仇莹莹介绍,全周期的康复方案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院内进行规范化的康复,第二阶段由住院转成门诊或社区康复,第三阶段转为居家康复。赵老先生经过系统康复后,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即将转入当地社区继续康复。

“听说要出院,转到社区康复,很多老人一开始特别不乐意,担心社区设备不全、技术水平不够。”仇莹莹介绍,为了让患者回社区后得到延续性的康复治疗,在患者出院时,该院会出具社区和居家康复建议,也会加强患者的随访,一旦发现功能减退的情况,便召回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按摩前,要先观察皮肤状态,降低按摩的疼痛感……”在康复治疗中心,该院康复师一边与西城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视频通话,一边拿起模型演示按摩手法。仇莹莹说,西城区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均设有康复科,该院通过定期举办规范化培训、适宜技术推广、远程会诊指导等举措,推动区域内康复诊疗技术的同质化建设。

北京市第一康复医院院长李菱表示,该院已被授牌西城区康复医学中心,在西城区范围内,牵头建立康复医学体系,涵盖驻区三级医院、区属医院以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了全周期的、全链条的康复管理。“未来,医院将按照西城区卫健委的部署,发挥康复技术优势,夯实西城区康复医学中心的建设和运行,促进预防、治疗、康复有机结合,造福患者。”

民有所呼

期待更多康复治疗项目进医保

一位老年患者:

对于我这种经历过心脏大手术的人来说,康复治疗无疑是赋予了我一次新生命。现在,特别期待出台相应的政策,将更多康复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将一些二级康复医院列入医保A类定点医院,方便患者就医。

希望更多智能设备用于老年康养

康复治疗中心医生:

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不仅是本院,全市绝大多数医院康复科或康复治疗中心的智能化康复治疗设备占比不足,平均占比可能只有两成。智能化康复设备能为患者记录更加精准的动态数据,还可以连接患者的可穿戴设备,实现数据互通,康复师据此能对居家康复治疗进行远程指导。但智能化康复设备研发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产品良莠不齐,希望相关产学研部门加强融合,助推智能化康复设备更完善地服务于老年康养领域。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