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是第30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知彼知己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呼吁关注早期筛查和诊断,并宣传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属医院针推康复中心获悉,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过程中,针药结合治疗拥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做到“立防立治 无问早晚”,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健康贡献力量。

据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进行性加重的脑退行性疾病,逐渐成为老年人健康的重大挑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患者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方向辨别困难、执行力下降等认知功能下降,还有抑郁、焦虑、淡漠、幻觉、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逐渐导致生活能力下降,甚至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全球范围内,约有5000万患者受到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而数千万人则间接受到其影响,根据202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中,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已达到983万,而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4000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可以完全阻断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预防仍然是首要任务。阿尔茨海默病应尽早诊断,及时治疗,终身管理。现有的抗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虽不能逆转疾病,但可以延缓进展,应尽可能坚持长期治疗。针对痴呆伴发的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干预为选择,抗痴呆治疗是基本,必要时可使用精神药物,但应定期评估疗效和副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对照料者的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及实际帮助,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推康复中心副教授王南卜介绍,中医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有其独特优势。根据中医理论,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主要与肾精亏虚、心脾不足、肝阳上亢、痰浊壅盛等因素有关。脑为元神之府,与人体的精神、记忆、思维等功能密切相关。肾虚会导致髓海功能减退,神明失养。脾主意,意为记忆所依,心神不宁会导致健忘。肝阴不足、风阳上扰也会影响神明,导致精神烦乱。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会导致湿气聚集,形成痰浊,阻塞清窍,出现头晕、健忘、神疲等症状。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中医主要以补虚为主,养肝、健脾、益肾是主要治疗原则。通过使三脏功能完备,气血生化有源,髓海得到充养,以改善症状。

王南卜称,针灸作为中医的传统疗法,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辅助治疗中。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态。针灸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调节神经递质、改善脑血流、减轻炎症反应等多种机制有关。中医针药结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优势在于其安全性和疗效。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设计,综合调理脏腑功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以及延缓进展。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