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常见并严重的病理生理过程,特征是内源性凝血和纤溶机制紊乱,导致全身多器官损伤。
多种原因可以引发DIC,包括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恶性肿瘤、分娩等。当这些原因激活凝血系统时,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激活,导致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形成,但同时也会激活纤溶系统,引发纤溶过程,使纤维蛋白溶解。这种凝血和纤溶过程的紊乱最终导致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消耗以及纤溶产物的释放,进而引发出血和多器官功能障碍。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取决于原发病的类型和程度。常见症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出血:DIC常伴随着明显的出血,表现为皮肤淤血、瘀斑、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血栓形成:与出血相对立,有些患者会出现血栓形成导致的症状,如肢体疼痛、浮肿、肺栓塞等。
器官功能障碍:DIC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如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呼吸困难等。
诊断DIC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和凝血功能检查等。一般而言,诊断DIC需要满足以下几个主要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出血、血栓形成、器官功能障碍等,初步怀疑DIC的可能性。
血液学检查显示血小板、纤维蛋白、凝血因子等的减少。
凝血功能检查显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等。
纤维蛋白分解产物(D-dimer)等相关指标升高。
治疗DIC的主要目标是解除原发病的诱因、控制凝血过程和纤溶过程的紊乱,并积极支持治疗相关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针对DIC的治疗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凝治疗:通过应用肝素等抗凝药物来调节凝血系统,防止血栓形成。
抗纤溶治疗:通过应用氨甲环酸、氨甲酰谷氨酸等抗纤溶药物来控制纤溶过程,保护纤维蛋白。
支持治疗:包括输注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来补充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的消耗。
对于DIC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及时准确,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医生和患者需密切合作,全面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原发病的特点,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