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能清洁皮肤,有益健康,还能保持皮肤的微酸性,增加杀菌能力。然而,有些身体部位太干净反而不利于健康。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哪些部位越“脏”越健康。
1. 耳朵
耳朵痒是常见现象,洗澡时容易灌水会加重这种情况,很多人喜欢掏耳朵减轻不适。然而,经常掏耳朵特别是太深,可能会对鼓膜造成损伤。鼓膜的重要功能是扩发音量和增强听力,破损或破裂会影响听力。过大的音量、重击等也可能震出小孔。偶尔掏耳朵问题不大,耳屎有抗细菌和真菌作用,还能保持耳道湿润,减少瘙痒。如果洗澡时耳朵进水,耳屎还能防止水刺激耳膜。因此,平时不要频繁掏耳朵,保留耳屎有益健康。
2. 皮肤
夏天出汗多,很多人喜欢睡前洗澡。然而,过于频繁或用力搓澡会破坏皮肤黏膜,失去保护层,抵抗外界病毒的能力下降,易患皮肤病和细菌感染。搓澡时皮肤红肿就要停止,每周一次即可。
3. 鼻毛
鼻毛旺盛,不少人喜欢剪掉或拔掉,甚至时常抠鼻子。但鼻毛是保护机体健康的重要部分,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使人体吸入过滤后的干净空气。鼻内纤毛还可使部分细菌随粘液进入胃内被胃酸杀死。鼻毛保持鼻粘膜温度,防止冷空气直接吸入气管,并保持鼻粘膜湿润,预防鼻炎和鼻出血。
4. 肚脐眼
肚脐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没有皮下脂肪,直接与筋膜、腹膜相连。过于用力清洗肚脐或频繁清洁,易导致细菌入侵,严重时会刺激腹腔内脏器,引起消化系统不适。肚脐泥紧的用力抠易导致皮炎。建议用棉签蘸点沐浴露在肚脐周围打圈,再用清水冲干净,不要把棉签伸得太深。肚脐适当保留一些黑色物质有利于防止肠胃灌风,避免拉肚子。
总结
耳朵、皮肤、鼻毛和肚脐并不是越干净越好,适当保持一些“脏”,反而有益健康。下次洗澡时,不要用力搓洗这些部位,保护好身体的自然防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