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院概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建于1958年,是北京市政府举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在医院,也是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
医院现有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和常营院区三个院区。其中,北京朝阳医院和石景山院区总占地面积10.28万平米、建筑面积21万平米;常营院区正在建设当中,占地面积7.22万平米,建筑面积19.8万平米,计划于2023年开业。
医院职工近4700余人。开放编制床位2500张;共设59个临床、医技科室,综合救治能力强大。医院年门急诊量约405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0万人次,手术4万余例次。
医院拥有包括1.5T和3.0T先进磁共振成像系统、PET-CT、超高端CT、全数字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数字化彩色超声波诊断仪、平板数字胃肠造影机、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等国际一流的医疗设备。
医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党委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创新理论铸魂塑形、引领使命,以党的全面领导完善治理、推动发展,以党的自我革命凝心聚力、保驾护航,为圆满完成重大任务和中心工作提供坚强引领和保障。
二、学科技术优势突出
医院拥有1个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10个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3个特色专科。
呼吸病学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同时也是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学科于1985年成立,创始人是著名内科学、呼吸病学专家翁心植院士。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呼吸学科亚专业设置齐全、发展均衡、综合实力强,并在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呼吸系感染与新发呼吸道传染病、临床戒烟干预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胸膜纵膈疾病诊治及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等多方面形成有全国影响力的专科特色。
8个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重点专科为: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职业病科、临床护理专业、呼吸内科、急诊医学科、检验科。
10个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项目为:3个卓越项目:呼吸病学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6个建设项目:肿瘤科、临床心理科、老年医学科/综合科、流行病学、医学影像科、创伤科;1个能力建设项目:妇科。
3个特色专科为: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高压氧科、疝和腹壁外科。
设于医院的诊疗及临床质控中心还有:国家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临床部、北京市多发性骨髓瘤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市高压氧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职业病与中毒医学中心、北京市化学中毒救治基地、北京市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
三、科学研究实力强大
科学研究
近年来,医院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和北京市“新冠专项”、卫生部等各级科研项目及课题,年获得及投入各类科研经费过亿元,年发表SCI论文近600篇。十年间,获得、省部级等各级奖项共计40余项,在NEW ENGL J MED, LANCET, BMJ, NATURE, CIRCULATION, CHEST等国际医学权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医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研究平台建设,并建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中心,集生物、医学、统计、信息等学科于一体,下设重点学科实验室、公共实验平台、流行病研究室、自动化生物样本库、实验动物设施等部门,大力推动基础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并为科研人员提供高质量科研转化服务,致力于推动医院临床研究发展。
附设研究机构
设于医院的研究机构有: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疾病重点实验室; 高血压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心肺脑复苏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妇产科疾病免疫学转化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声源定位测试及康复训练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间质性肺疾病临床诊疗与研究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医院承办《中国病案》、《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心血管微创医学杂志》等核心期刊。
人才建设
医院党委牢固树立“人才是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到战略位置,统分结合、上下联动,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兴人才的强大合力,拥有教育部特聘专家2人。医院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出台促进人才成长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吸引海外好人才。在现有政策范围内,探索优化调整管理办法,把培育帮带青年人才作为职务职级晋升和专家延退的重要条件,为好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近两年,参加北京市高级职称评审并通过答辩人员近230余人,为市属医院之首。30余位年青医师,通过博士后出站、海外留学人员、基金项目等优先晋升的政策,晋升为高级职称。
四、教育教学成果显著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挂靠在医院的有5个学系:急诊医学系、骨科学系、血液病学系、麻醉学系、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医院现有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7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33个,博士生导师76人,硕士生导师199人。首都医科大学本科、专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目前在院本专科生、硕士、博士生近2000名。
医院现有和北京市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8个,其中国家重点专业培训基地2个(急诊科专业和全科医学科专业培训基地),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项教学任务。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试点培训基地5个(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心血管病学专科、内科危重症医学专科、普通外科学专科、外科危重症医学专科)。、市级、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200余项。
五、医院管理规范高效
医院不断加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医院治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为推进完成新时期公立医院各项工作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医院深入推进预约诊疗服务,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开展无假日门诊、专病专症、知名专家团队、护理及多学科联合门诊,拓展一站式服务功能,完善大型检查预约制度,让患者“少跑路、快办事”。优化老年人就医服务流程,开通互联网诊疗,全面推行日间手术,让群众就医更安全更便捷。加强急救体系建设,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危重症护理、围术期护理、移植护理。
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强化民主管理和科学决策,促进党建和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推行多院区一体化、职能管理垂直化、工作流程高效化的行政管理机制,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实施护士岗位垂直管理,调整薪酬结构,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探索住院床位共享制。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加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落实医疗安全核心管理制度,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责任意识,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建立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医务人员培训考核体系。
提高医院运营管理水平,使用预算管理模块工具,严格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核算与控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实现医院运营管理中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
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综合试点单位,医院承担了北京市各项改革任务:建立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推行医药分开试点、开展医保付费机制和财政价格补偿机制改革,并推进了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和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坚持改革和改善同步,持续优化服务流程。
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流程。建立医疗联盟、托管怀柔医院、与河北燕达医院和张家口市一医院合作共建等措施,推进分级诊疗,落实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使群众获得更便捷、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组织开展国际医疗援助,圆满完成中国第三批援助特多、第26批援助几内亚医疗队任务。扎实做好援疆、援藏,博士服务团等干部选派工作,组织开展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10多家医院的对口支援。持续开展对江西瑞金人民医院、内蒙苏尼特右旗和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人民医院对口帮扶。进一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巩固京张医疗卫生合作成果,推进京张医疗卫生深入合作,促进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协同发展。
七、荣誉榜
近年来,医院获得局级及以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5个。医院职工共有31人次获得局级及以上荣誉称号。
医院先后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获北京市好基层党组织称号、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称号,北京市第十二届思想政治工作好单位称号、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等荣誉。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管司和健康报社授予的医院改革创新奖,连续多年在北京市医管中心绩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并获得北京市社保中心一等奖。
职业病与中毒学科、药师团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童朝晖创新工作室获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业病与中毒学科、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童朝晖创新工作室、陈杰疝和腹壁外科创新工作室获市级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王振军肛肠外科创新工作室、高血压创新工作室、检验医学标准化与实验室质量管理创新工作室、急诊科脓毒症的大数据研究创新工作室获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称号。
八、医院文化
战略定位:以先进文化为引导、人才培养为基础、科研创新为动力、疑难病症为重点、专病专科为特色,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医学中心。
院训:精医重道 和合致远
发展路径:追求三个“领先”,致力两个“提升”
(1)建设和成就国内 领先的学科
(2)研发和应用行业领先的技术
(3)培养和凝聚业界领先的团队
(4)全面提升医院管理能力
(5)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朝阳精神:严谨、创新、关爱、奉献
使命与宗旨:守护生命健康 成就美好未来
愿景:成为充分体现科学与人文精神、具有持续创新活力的医学殿堂。
核心价值观:德医双馨 生命至上
管理理念:以人为本 规范高效
学习理念:博采众长 敏学笃行
人才理念:崇德重能 人尽其才
团队理念:包容协作 同心同行
服务理念:恪尽职守 传递温暖
品牌口号:朝阳伴你 健康同行
院徽:
九、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介绍
医院的呼吸病学学科是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并有呼吸科、心血管内科、急诊医学科、麻醉医学科、危重症医学科、职业病科、护理学科、检验学科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呼吸病学科
呼吸病学科为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拥有病床284张,其中RICU40张;教育部特聘专家1人,正高级职称28人、副高级职称28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23人。在学科创始人翁心植院士的带领下,几代人励精图治,在我国重大呼吸疾病、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与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863、国自然重大项目等重大课题;在NEJM、Annual internal Medicine、AJRCCM、Thorax、ERJ、Chest等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多项。呼吸危重症救治、胸膜疾病、肺栓塞与肺动脉高压、呼吸系感染性疾病的诊治与研究水平较高;体外膜肺及呼吸支持、呼吸内镜及介入诊疗、临床呼吸生理与肺功能检测技术颇高;慢阻肺与哮喘、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疾病和烟草依赖诊治在国内亦具特色。多年来所培养的研究生、进修生遍布国内各大医院,其中许多人已担任院长、科主任、学科带头人。专科及学术影响力在我国呼吸病学领域位一直位居前列。
急诊医学科
急诊医学科1986年创建,为全国先成立独立建制的急诊科之一。是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全国排名一位)、北京市心肺脑复苏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唯一一家),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主任单位(2005年成立至今),首都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一院三址,占地面积约2万平米,床位260张(其中抢救室67张、急诊监护病房70张、EICU床位44张,其余是留观床位),具备最为完整救治格局。每年收治患者超过50万,其中心肺脑复苏、脓毒症基础与临床研究及救治水平享誉国内外。拥有好的科研、教学团队,其中,教育部特聘专家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3名,硕士研究生导师5名,教授12名;多人多次获得北京市100篇好博士论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国家发改委、国家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专项发展等数十项课题,科研经费数千万;在Thorax, Crit Care Med、Resuscitation、Shock等杂志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荣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励。复旦大学临床医学专科排名位居全国第二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科技量值急诊医学专业连续5年排名第二位。是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专业委员会主任及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专业重点基地主任所在单位,中华急诊医学教育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科普分会主任委员及医学科普分会会长、中国研究型医院急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先后涌现了一大批具有较高影响力专家教授,科室整体实力在我国急诊领域稳居前列。
心血管内科
心脏中心是国内以“心脏中心”模式建立的现代心血管病医学中心。临床综合实力及学术影响力位居北京三甲综合医院前列。获批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及国家心血管临床药理实验研究基地,北京市高血压研究重点实验室,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心脏中心共有床位227张,有心内普通病区4个,心外普通病区1个、冠心病监护室(CCU)3个、心外科重症监护室(CSICU)1个及导管室8个(其中2个急诊导管室、2个杂交手术室)。医师117人,其中博士占65%,高级职称占46%。在国内首先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率先在国内开展内外科联合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绿色双通道”治疗的新模式。年介入手术量近万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再灌注领域开展多项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心外科已累计完成冠脉搭桥手术近万例,擅长危急重症冠脉搭桥及微创搭桥,近年来开展了心血管的复合技术,以微创复合手术为特色,位居国内领先地位。心律失常目前年手术规模位居北京市三甲综合医院前列,近年来在难治性房颤的内外科复合手术治疗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手术规模及质量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在心血管危急重症救治、合并脏器功能不全的替代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显著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血管危重患者病亡率。此外,在高血压病因、发病机制等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对我国尤其是北京地区高血压病的研究、诊治与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麻醉医学科
麻醉医学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重点学科,是首都医科大学麻醉系系主任所在单位。科室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25人;博导2人,硕导4人。年招收研究生、住院医师、进修生多名。所培养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数位已成为学术带头人、科主任及院领导。年完成麻醉例数将近6万例,在肝、肺、肾移植,心、胸麻醉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疼痛门诊拥有独立诊室、治疗室及病房,门诊实行全日制开放。手术室外开展无痛内镜、无痛分娩等麻醉。麻醉医学科先后承担了多项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上千篇,出版和翻译专著多部。曾获中华医学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
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是卫健委首批“重症医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于2021年度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8名。其中,外科ICU配备床位28张,年收治重症患者约2300例,存活率超过95%。熟练掌握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技术,呼吸、循环等器官系统的监测和支持技术;脓毒症、呼吸衰竭、肝肾衰竭、危重产妇等的救治水平高。对进修医师进行重症医学的教学和培训系统并规范,每周举行1次重症医学精品讲座(血流动力学与氧代谢监测、呼吸与循环支持技术、重症超声、血液净化、抗生素合理使用等),每两周举行1次病例讨论和科研培训,受到广大进修学员的欢迎,已培养进修生数百名。先后承担了国自然等多项科研基金,已发表SCI论文二十余篇,在重症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2018年,重症医学科通过遴选,成为首批重症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一,拟借助现有的先进诊疗条件和丰富的临床资源,为国家培养出好的专科医师。
职业病学科
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化学中毒救治基地临床部、北京市职业病与中毒医学中心、北京市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化学中毒绿色通道组长单位,是北京朝阳医院的特色重点学科。职业医学专业建于1960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我国职业病与化学品中毒的防治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具有九类119项国家法定职业病诊断资质,设有门诊、急诊、病房、抢救室和专业化的毒物化学分析实验室;正高级职称4名,副高级职称8名;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职业病科医护技团队在各类职业病、职业环境相关性呼吸疾病、急慢性化学品中毒,以及间质性肺疾病的预防、诊治、抢救与研究方面不断迈向高水平。毒物化学分析检测数量和质量在国内享有良好的声誉。
检验学科
医学检验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北京市临床重点专科(卓越项目)、是北京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国际IFCC糖化血红蛋白参考实验室、美国CAP-北京朝阳医院培训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检验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医学参考报检验医学专刊主编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主委单位及硕士及博士生培养点,是检验住院医师和北京市首批检验住院医、技师基地。具有高级职称人员20名,博士或硕士学位人员53名。本专业通过了ISO15189、CAP实验室认可和ISO/IEC17043认可,实验室检测能力和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牵头实施并实现了京津冀鲁区域检验结果互认。近10年来共计获批科研课题近60项,经费共计2300余万,发表文章130余篇,其中SCI 文章60余篇,专家共识6部,标准3部,专利15项,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护理学科
护理学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全国护理质量联盟单位、全国首批护理学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中西医结合循证护理发展联盟单位、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硕士培养点、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硕士培养点。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8名,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人员38名。目前有近百名护理人员承担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各专业委员会学术任职。现有中华护理学会/北京护理学会认证的急诊、重症、血液净化等18个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每年接收专科护士实习300余名,每年接收全国各地进修护士200余名,实现辐射作用。目前已构建危重症、糖尿病、静疗护理等五个专业委员会,培养联络护士200余人,年均院内会诊300余例次,对危重患者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开设16个护理专科门诊,涉及高血压咨询、肺栓塞抗凝治疗、造口护理、房颤抗凝治疗、疼痛护理等多个专业领域,年门诊量超3万例次,拓展护理专科内涵,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先后选派近百名护理骨干赴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地及国内排名前列单位进修,涉及多个护理专业领域学习。先后承担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中华护理学会、院校级等多项护理科研项目,注重学术产出,临床专科影响力在护理学领域中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