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4~6周时,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很象是长出来的牙齿,俗称“马牙”或“板牙”,医学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是病,“马牙”不影响婴儿吃奶和乳牙的发育,它在出生后的数月内会逐渐脱落,有的婴儿因营养不良,“马牙”不能及时脱落,这也没多大妨碍,不需要医治。
症状:
牙龈疼痛:长马牙会导致周围牙龈受到压迫和摩擦,容易局部发炎、疼痛,牙齿也可能因此松动。
周围牙齿移位:长马牙的存在会对周围的牙齿造成影响,使其向长马牙所在的位置移位,进一步影响口腔咬合和健康。
口腔不适感:如果长马牙与下颚的牙齿反复碰撞,就会产生牙齿间的磨损,引起口腔不适甚至疼痛。
容易卡食:长马牙会比其他牙齿突出凸出,容易在进食时被外来物卡住。
病因:
生理因素:马牙主要是因为胎儿期牙胚愈合的时候,牙板出现了分裂,从而导致上皮增生或者堆积,使是牙床上形成形态像小球状,有的也可能是在上颚的地方出现,称之为马牙。
牙胚角质:由于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牙齿的,所以牙龈相互摩擦,从而就会生成角质,是过多就会容易形成和米粒一样的肉块,导致出现马牙的现象。
病理因素:不管是吃奶粉还是母乳都需要及时给孩子清洁口腔,否则会出现大量的细菌在婴儿口腔中滋生,这种病理的因素也会导致出现马牙。
预防:
爸爸妈妈可以在小宝宝吃完奶后,给宝宝擦净口唇、嘴角、颌下的奶渍,保持皮肤粘膜干净清爽,还可以喂点温开水给小宝宝,起到清洗口腔内的奶渍和食物残渣的作用。
当宝宝睡觉时,尽量避免宝宝含着奶瓶入睡,从而预防奶瓶性龋齿的发生。
避免让小宝宝吃糖分高、黏性强的食物,尤其是在睡觉之前,避免增生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