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散性血管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简称DIC)是一种严重的、复杂的血液病理学疾病,其特征是血液在体内大量凝固并同时消耗凝血系统的各种因子,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功能障碍。DIC的诊断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标准和指标,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DIC以及其严重程度。

1114309

以下是国际上常用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

1.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是判断DIC的一个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数应在150×10^9/L以上。当DIC发生时,血液中的凝血酶的形成会导致血小板的聚集和消耗,因此血小板计数会显著下降。

2. 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在DIC发生时,由于凝血酶的活化以及凝血因子的消耗,PT和APTT会明显延长。

3. 纤维蛋白原水平

纤维蛋白原是血液中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平衡的一个重要因子。在DIC发生时,由于纤维蛋白的过度消耗和凝血酶的异常活化,纤维蛋白原水平会显著降低。

4. D-二聚体水平

D-二聚体是血液中纤维蛋白溶解产物的一种指标,也是评估DIC的重要标志之一。在DIC发生时,由于纤维蛋白溶解过程的亢进,D-二聚体水平会显著升高。

5. 凝血酶原复合物水平

凝血酶原复合物(TAT)是评估凝血酶活化过程的一个指标。在DIC发生时,由于凝血酶的异常形成和活化,TAT水平会显著升高。

以上是常用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通过综合评估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D-二聚体水平以及凝血酶原复合物水平的指标,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DIC,并确定其严重程度,为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